用当代的青春演绎“历史的青春”

用当代的青春演绎“历史的青春”

电视剧《红色的起点》大胆使用年轻演员,全剧组平均年龄不到25岁。图为剧照。

(记者童伟静)剧组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5岁。让剧中与人民同龄的演员“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话剧《红色起点》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中国戏剧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海戏剧学院青年剧团联合演出。

中国国家剧院院长田沁鑫是这部剧的总导演。以叶永烈的长篇纪实作品《红色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为蓝本,通过立体剧构建了一个生动的“党史课堂”,带观众穿越时间空重温那个波澜壮阔、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时刻。编剧在忠于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大胆打破原著的线性叙事结构,选择了1919年、1920年、1921年的波澜壮阔的“大事记”,创新性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

“作为一部话剧,叶永烈的作品提供了很多珍贵的史实和素材,为话剧改编提供了很好的史料。人物不再只是历史书上的介绍,而是在舞台上有生动表达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和代表。”田沁鑫说,《红色的起点》的创作从原点出发,试图回到历史现场,与剧中人带着疑问交谈,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环境及其必然发展壮大的原因,感受百年前的中国,感受共产党人的原始之心的由来,感受划时代的“七一之光”。

在戏剧中大胆地使用年轻演员可能是向这一百年后的光辉历程致敬的最好方式之一。正如导演罗兰所说:“青春的率真和年轻人的单纯,是百年前年轻人和现在年轻人的共同特征。”为此,年轻演员除了学习党史、阅读大量历史影像外,还接受了数周的体能训练和演讲训练,完成了一场由百余年前的同龄人表演的“精神接力”。

《红色起点》的创作团队同时聚集了众多年轻艺术家。罗兰舞美设计沈力、灯光设计王琦、文晓楠、多媒体设计胡天奇、电子音乐人孙大伟、服装设计魏伟、造型设计蒋和平、人体设计许等。我们以当代先锋的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力求将这部红色题材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充满活力的时代气息。"这是一部舞台剧,必须坐在剧院里才能感受到震撼。"胡田启说。为了让百年前的故事更贴近当代观众的内心,舞台剧在叙事和结构之外,注重表演、舞美、声、光、电音、多媒体的创新,在浓厚的氛围和视觉包围中“沉浸”历史场景。整个舞台就像一幅缓缓展开的历史画卷,以群像的方式向观众讲述并再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故事。热烈的讨论,激烈的争论,崇高的信念,革命的战斗精神,激情澎湃在舞台楼侧空。同时,无处不在的间谍、危险的局势以及不速之客的闯入也让整部舞台剧始终处于紧张的气氛中。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用当代的青春演绎“历史的青春”
本文地址:http://6ezbnx3p.55jiaoyu.com/show-25286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