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年内狂买A股低估值保险股 内资机构坦言抄底尚早

外资年内狂买A股低估值保险股 内资机构坦言抄底尚早

外资年内买入估值较低的a股保险股还为时过早。字体:肖分享:年内外资买入估值较低的a股保险股。国内机构承认抄底还为时过早。2022-02-14 08:34:17来源:证券日报2月11日,保险板块(申万二级行业分类)再度逆势走强,当日上涨2.98%,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截至今年2月11日,保险板块已经悄然上涨9.02%,在a股主要板块中排名第六。 从各路资金对a股保险股的操作来看,外资加仓趋势明显。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2月11日收盘,外资在PICC、新华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的持仓量较去年12月31日分别增长51.2%、25.3%、15.4%、13.6%、8.7%。 从外资净买入额来看,被市场称为“保险毛”的中国平安,年内已连续24个交易日被列为沪港通当日十大活跃交易股,因此其外资净买入额也很容易计算,年内共净买入49亿元,居a股保险股之首。 外资保险股年内增长9%。2021年,保险股经历了近10年来“最黑暗”的一年,全年股价暴跌39%,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教育行业。 然而,自2022年初以来,保险股已经显示出巨大的成功迹象。年内股价一扫去年的低迷走势,大幅上涨9.02%,板块涨幅位列a股第六。 从年内不同保险股的具体涨幅来看,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人寿、PICC分别上涨10.3%、6.3%、5.0%、5.0%、3.6%。 不难看出,中国平安年内涨幅最大,带动保险板块上涨。 随着股价回暖,中国平安总市值过万亿,也是a股市场唯一一只总市值过万亿的保险股。 截至2月11日,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PICC和新华人寿的总市值分别为10162亿元、8932亿元、2774亿元、2154亿元和1273亿元。 保险股的回暖离不开各种资金的增加。 以外资为例。今年以来,外资增持了全部五只a股保险股。 净买入方面,年内24个交易日,外资对中国平安的净买入额达49亿元。 由于当日其他四只a股保险股并未连续被列为十大活跃股,因此外资对它们的净买入量只能通过估算来估算。按照区间最低股价乘以区间总股数保守估计,年内外资对中国太保、新华人寿、PICC、中国人寿的净买入额分别超过8亿元、3.4亿元、2.3亿元、1.4亿元。 除了外资,个险股也被回购提振股价。 2月8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截至1月31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a股股份7776.5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2%,支付资金总额为38.99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目前暂时不知道基金、券商等机构年内有没有加仓保险股。 不过,今年1月底各基金披露的去年四季度持仓数据显示,早在去年四季度,基金就降低了保险股的配置比例。 平安证券非银团队表示,2021年四季度,保险板块总基金持有比例为0.40%,减持力度小幅放缓。 全基金持有的前五大保险股由高到低依次为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人寿、PICC。 虽然基金放缓了对保险板块的减持,但截至去年底,基金仍呈现超低配置保险股的态势。 平安证券研究报告显示,从基金配置比例来看,2021年四季度,基金对保险板块的低配置程度与上季度基本持平。如果以沪深300流通市值为标准,保险板块的标准配置比例为3.88%,但目前仅低3.48个百分点。 低估值优势突出,但不构成抄底的充分条件。随着股价回升,投资者对保险股后市的分歧开始加大。 在中国平安等保险股中,有投资者认为当前保险股“正在上升”,“拐点已经到来” 但也有投资者认为,保险股基本面并未改善,年初的反弹不可持续,后市应“高卖” 保险股目前的配置价值如何?从机构和业内人士的角度来看,保险股的利好因素与空的利好因素交织在一起。虽然行业有低估值的优势,但基本面的反转还需要时间。 具体受益方面,目前保险板块有三大受益:一是保险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目前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PICC、新华人寿的市盈率(TTM)分别为8.4、17.3、10、9.7、8.4。 二是对保险股有负面影响的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边际影响有所缓解。 第三,保险业资产端压力有所缓解,表现为利率有触底反弹迹象。 国内研究机构认为,保险股年内反弹得益于低估值。 头部券商中信证券2月1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今年保险股的反弹主要源于市场对低估值板块的配置需求。 2021年股价大跌后,各大保险公司的债务压力和资产风险已经充分体现,净资产背后的资产负债表具有真实、干净的价值。 虽然保险股目前处于历史“极低估值”阶段,但国内多家机构认为,目前的低估值并不构成抄底的充分条件。 中信证券认为,以代理人渠道为代表的寿险公司销售模式受到冲击,尚未见底;新模式的探索还在进行中,还没有建立。右边(配置策略)还没到。 综合多家研究机构和业内人士的观点,目前影响保险股基本面的利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今年一季度保费增速大概率承压,主要原因是“开门红”新单因人力、基数等因素承压;二是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保险股作为强周期性行业,必然会受到影响。三是各大保险公司转型成果显现尚需时日;四是疫情反复,影响保险行业。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一季度保费增速存在几个隐忧:一是去年一季度,由于新旧重疾险切换,保险业推高了业务价值较高的重疾险,推高了保费基数,今年一季度保费增速承压。 第二,从去年开始,惠民保险等创新产品在各地广泛铺开。这些产品保费较低但保额较高,从而对重疾险等产品形成一定的替代效应。 三是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会从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影响保费增速。 在保险公司看来,目前对保险业影响巨大的寿险业发展模式,需要迭代升级和深度改革。 CPIC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王广建认为,近年来,寿险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力驱动、产品驱动、竞争驱动的模式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困境,高人员增长、高价值产品、高投入的产出效率越来越难以为继,带来了低留存、低延续率、低投入产出的现状。 国泰君安等机构认为,目前保险股的低估值构成了一定的安全边际,但低估值并不构成抄底寿险股的充分条件。 中信证券认为,未来三到五年,保险行业基本面有三种情景。 首先,乐观情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金相关需求带来新的增长曲线。目前寿险股的布局可以实现估值修复,分享新一轮成长周期。 二、中性场景:目前寿险股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可能分享寿险公司略超10%的ROE回报。 三、悲观情景:寿险需求持续低迷,利率环境和资产风险再次面临大问题。目前寿险股不宜布局。 结合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这三种情景都有可能出现。整体来看,低估值尚未构成抄底寿险股的充分条件。 (记者苏湘玉)【更正】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外资年内狂买A股低估值保险股 内资机构坦言抄底尚早
本文地址:http://6ezbnx3p.55jiaoyu.com/show-26882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