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是什么意思?这届年轻人是当代反卷达人!

反内卷是什么意思?这届年轻人是当代反卷达人!

  反内卷是什么意思?

明确自身定位,从切身需求出发,减少非理性地竞争。毕竟,一个领域有一个领域的算法,何必苛求自己各个领域的“数值拉满”呢?

  《逃离算法》,主笔杨璐写到:

  今年,我们曾经为困在系统里的外卖员转发刷屏,可仔细想想,很多人其实是同样的处境,被困在一个无形且强大的系统里,如转笼中的小松鼠,拼命向前跑却原地踏步。今年的年度生活方式,我们讨论到底发生了什么和怎么逃离如此困境,我们该怎样逃离无所不在的算法?

  他们可以抱团成立抠门小组,精打细算过日子,也能把潮鞋炒上万、盲盒买上市,不吝为“无用”之物一掷千金。

  这届年轻人是当代反卷达人!

  一千块的衣服可以买,十块钱邮费必须省;两万块的包包可以买,十八块的视频会员必须借;吃上千元的饭可以,外卖必须凑满减……与葛朗台式一毛不拔、只进不出的“铁公鸡”不同,“花大钱,省小钱”的“高奢铁公鸡”往往才是这届年轻人的“真面目”。

  他们的消费观乍看不合理,但其实比想象中更理智有度,本质上还是:该省省,该花花,只花想花的钱。

  精打细算的“高奢铁公鸡” 可能才是人间清醒

  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塞勒曾提出“心理账户”的概念,指的是人们会把各种支出或收益划分到心中不同的账户中,而这些账户在大多数时候是不互通的。

  一千元的衣服符合消费心理预期,不觉得贵,反之则很“抠门”,几块钱的运费都不愿出。舍得花大钱,不舍得花小钱,是因为心理预期不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对。

  而随着年轻人理财习惯的养成,“省小钱”体现的也是年轻人在花每一笔钱之前都经过思量,避免掉入消费主义陷阱,追求更理性的消费。

  乐信研究院发布的《后疫情时代年轻人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当前55.8%的年轻人在消费时更倾向于“只买生活必需品”,40.2%选择“少买点,买好点”,39.6%的年轻人“购买决定比之前更慎重”。

  “把想要的东西在购物车里放一放,过几天可能就不想要了”,给自己一个消费“冷静期”,诸如此类的省钱tip,让他们养成了更理智的消费习惯。

  当然,在抠的另一面,是当代年轻人成长于物质相对丰裕的时代,相对于老一辈,确实也更敢于花钱。

  只不过,不同于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奢侈,年轻人更追求生活品质,更务实,把钱花在对自己好的地方,而不是摆出来给别人看。

  中国平安与精练GymSquare联合发布的《2020青年大健康消费报告》显示,近七成的年轻人愿意为了让自己吃得更健康、身材体态更好、睡得更香而消费。膳食补充剂、保健品、按摩仪、筋膜枪、褪黑素成为他们的生活配套。

  特别是疫情后,更多人开始全方位关注健康。除了在饮食和运动健身上舍得花钱,年轻人也开始通过使用在线医疗、参与体检和购买保险等方式来预防疾病,规避因生病而造成的风险。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平安健康APP全年日均咨询量达到90.3万。没时间去医院看病的年轻人,开始在工作间隙或下班后通过在线问诊、拿药等新型医疗方式关注自身健康。

  比起盲目跟风消费的“伪精致”,这届年轻人认可的精致生活不是表面富裕,而是在生活方方面面切实地好好对待自己。除了在更务实的必要消费上不吝投入之外,年轻人的“抠”和“省”,多半也是为了“攒”,为自己喜欢的世界买单。

  为喜欢的世界买单,就不是浪费

  PARCO集团杂志《穿越》在1983年提出了“创费者”的概念,指的是为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消费,就不是被动的等着被别人影响的“消费者”,而是更主动的“创费者”,他们呈现出更明显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特征。

  可以说,当下大多年轻人正是“创费者”。

  在传统语境里,勤劳是美德,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而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他们并不以懒为耻,相反的,“懒”也可以是创造力之源、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而非好逸恶劳。

  “懒人之风”催生了懒人经济,给当代繁忙的都市人带来的,是更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比如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电解放了双手,节省了家务时间,受到年轻人青睐。

  在懒人经济和宅经济共同作用下,外卖行业迅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年底,全国外卖订单量达到171.2亿,增长了7.5%,并且超过一半的外卖用户是90后。

  更有意思的是,虽然外卖行业发达,但买菜做饭依然是不少年轻人热爱生活的方式,而即使超市离自己只有一公里,懒人们也不想迈开脚步,这也让线上买菜成为新风口。

  通过消费表态,赢得与创造更多选项和可能性,年轻人可以有选择地加速或放慢脚步、品味生活,他们更乐于实现一种更张弛有度的生活状态。

  近年来,单身群体逐渐壮大,也催生了“单身经济”这一新消费形态。

  一人食餐厅悄然兴起,小而美的小型家电占据单身人士的厨房,旅行社向一人游敞开大门……单身浪潮已经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单身经济迅速发展,一大重要原因还在于,当代年轻人享受“独乐乐”的单身生活,也更乐于把赚来的钱用于投资和取悦自己。

  他们不再认为单身生活是一种需要靠吃泡面、汉堡等充饥的将就,而应当是另一种可以更自在的、值得追求和选择的生活方式。

  一方面,年轻人乐于为创造自己想要的新生活方式花钱,另一方面,他们更不吝惜为自己的爱好投资。

  他们可能物质欲望极低,在吃穿用等某些自己不那么在意的地方可以“抠到死”,但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要毫不犹豫地买下,愿意为兴趣和喜爱的圈层一掷千金。

  盲盒、球鞋、潮玩、手办、电竞,这些“烧钱”的项目,消费主力是年轻人;Lolita、汉服、JK制服……异军突起的小众市场背后,也是以年轻人为主力的消费群体在支撑。

  在百变人生里看见不内卷的自由

  从扭转“抠”的负面含义、质疑“贪小失大”的逻辑,到重新定义“懒”“单身”和“必需品”的价值,这届年轻人总是敢于突破常规,拒绝标准答案。

  消费是一种表态,当然还有更多。

  直接表现在职业选择上,是越来越多年轻人更愿意以兴趣为导向尝试新职业,敢于破除事业与兴趣的鸿沟。

  不久前,B站联合DT财经发布的《2021青年新职业指南》显示,超7成年轻人愿意尝试新职业,而其中,酒店品评家、球鞋鉴定师、景点试玩员、美食测评人、美妆博主、奶茶试喝员等测评类新职业,成为年轻人最乐意尝试的方向。

  曾经的“玩物丧志”、“不务正业”,这下陆续“转正”了。

  在这个多元开放且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年轻人以创造力开创更多可能性,熟悉的行业正在被科技武装,科幻片里的职业也逐渐变为现实……他们用热爱挑战急速变化的世界。

  “坐吃的,山不空”、“玩物的,不丧志”,在下面这支短片《年轻不设限》里,一向关心年轻人的平安银行信用卡,更将年轻人拒绝标准答案、不设限的生活态度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下万物皆“内卷”,说白了是人们的价值观和评价体系过于单一,都奔着成功的单行道去。而勇于突破的年轻人,能够挖掘自己内心真正热爱的东西,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不受所谓生活“标准答案”限制。

  在他们的百变人生里,我们能够看到一种“不内卷”的自由。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反内卷是什么意思?这届年轻人是当代反卷达人!
本文地址:http://6ezbnx3p.55jiaoyu.com/show-2716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