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丨盲人进入阅读时代的盲点

半月谈丨盲人进入阅读时代的盲点

官方数据显示,早在2017年底,我国省地县三级公共图书馆就设立盲文及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959个。然而,一些地方图书馆的视障阅览服务区功能齐全,为何闲置?馆藏千余册盲文书,为何几乎无人借阅?特教师生为何长期面临“等盲文教材来、缺盲文习题练”的困境?

盲文书籍和教材的供求与不匹配

在山东省图书馆一楼视障数字阅览室的书架上,摆放着文学、心理学、医学等多种盲文书籍。工作人员告诉半月潭记者,图书馆有2000多本盲人文献,近两年几乎为零。

山东是一个人口大省。据山东省残联动态数据监测,山东省视力残疾人约19万人。目前,山东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基本都设有视障人士阅读服务区。但在去年,聊了半个月的记者在山东多家图书馆发现,视障阅读服务区闲置是正常的。青岛图书馆视障人士数字阅览室一般不接待读者。

据知情人士透露,为视障人士修建一个图书馆阅读服务区需要数万至10万元。现在在山东,大约85%的视障人士阅读服务区处于闲置状态,一些辅助阅读设备在使用前应该被淘汰。

相反,盲校使用的辅材非常“供不应求”。日照市特殊教育学校视障系教师张海峰说:“盲文课本上的练习题很少,不能满足学生的练习需求,但现在买盲文练习本很难。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中学盲人学生杨媛(化名)说:“普通习题只能老师或低视力学生看,所有习题都珍惜。”

有选择和无选择的两难境地

记者在半月谈中进行的调查显示,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视障阅读服务区并不是视障群体阅读的刚需场所。

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周玉珊说:“在到达图书馆享受公共服务之前,他们必须能够顺利下楼、上街和乘坐公共汽车。如果有一个环节让他们感到不安全,可能会通过手机或听音设备改变,满足他们在家的阅读需求。”

视障人士学习盲文的意愿低、学不会盲文是普遍现象。

济南市市中区二七新村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聂说:“我们街道有100多名视障居民,他们基本上不会学盲文,大多数人认为没有必要学盲文。”

山东省盲人协会会长唐说:“在山东省15-50岁的视障人群中,约70%的人是盲人(由于疾病或某种原因),盲人普遍不愿意再学习盲文。”

在盲文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特殊教育学校也处于被动地位。

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师杜告诉记者,盲文教材制作成本高,印刷效率远低于普通出版物,很少有印刷厂能印刷。“学校一般需要提前六个月排队购书,在教学过程中很难重现新教材。”

事实上,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s2/]

经过多年的发展,盲文出版已经从单一的纸质盲文图书发展到电子盲文、有声图书、大型图书等多种形式的盲人图书。然而,在教学领域,纸质盲文辅助材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照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主任李清华建议加快普及盲文。有老师建议,可以尝试在全省或几个城市开放特殊教育学校的盲文练习资源,共建共享盲文练习库。

目前,部分图书馆尝试让盲人文献“流向”盲人按摩店、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部分图书馆推出“送/送盲文书籍到家”服务。政府要进行精准研究,服务与需求相匹配,提高“适盲服务”的精准性。

如何让视障群体“敢出门”?日照市图书馆副馆长王刚呼吁,一方面,完善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给视障群体足够的出行安全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给予视障群体适度的尊重。(半月刊记者张力元)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半月谈丨盲人进入阅读时代的盲点
本文地址:http://6ezbnx3p.55jiaoyu.com/show-252773.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